知与不知之间:渗透式学习的智慧

这篇文章从《论语》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出发,提出“知与不知之间存在一个模糊且动态的地带”,并将这一思想引申为“渗透式学习法”——一种受杨振宁先生启发的学习观。文章指出,学习的本质不是掌握知识,而是让理解在模糊与清晰之间自然生长。

十月 19, 2025 · 1 分钟

知行合一:让善成为大脑的自然运作

本文从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出发,将古代心学思想与现代神经科学相结合,探讨“知”与“行”的双重结构——直觉与理性、本能与思考——以及如何通过“格物”的内省功夫,将良知化为神经回路中的自动反应。最终,善不再是一种道德任务,而是一种大脑的自然运行模式。

十月 13, 2025 · 1 分钟
心智社会

从“三位一体脑”到“心智社会”:我们内心并非一个人,而是一座城市

人类的大脑曾被比作一座分层结构的建筑——爬行脑、情绪脑与理性脑相互叠加,形成了复杂的自我。但随着神经科学的进展,我们开始发现这种层次观过于简化。大脑并不是一座分层的塔楼,而是一座由无数小型“智能代理”协作而成的动态城市。本文将从“麦克莱恩的三位一体脑”谈起,走向“明斯基的心智社会”,探索我们内心的多重自我与新的认知图景。

十月 5, 2025 · 1 分钟
封面描述

UniNote — My Private Canvas for Thinking with Sticky Notes

UniNote hits the sweet spot between tactile layout control and modern web conveniences (offline, markdown, installable PWA). It’s especially great if you like thinking on a visual canvas and want storage to remain local by default. If you want to try a tidy, performant, privacy-aware replacement for your ad-hoc boards and sticky-note apps, give UniNote a spin.

十月 4, 2025 · 4 分钟

思维与行动:大脑里的双向舞蹈

我们常以为是“思想决定行动”,但神经科学揭示了另一种图景:思维与行动并非主次关系,而是同一套神经回路里的双向舞蹈。身体的动作可以塑造认知,大脑的思维也离不开身体的回馈。主动的行动甚至能点亮积极的神经网络,帮助我们走出低落,重建心境。大脑是身体的大脑,身体是大脑的身体——它们本就是一体,共同谱写我们的生命体验。

九月 1, 2025 · 1 分钟